• 首页 > 医院新闻 > 资讯正文
  • 膀胱功能训练—解决马尾综合征患者的“方便”问题

    2018年12月05日

      何先生,45岁,来自重庆,现在佛山工作。一个多月之前,何先生不慎从高处3米的天花板坠落,导致腰背部疼痛、活动受限、肛门会阴区感觉麻木,后到医院诊断为“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圆椎损伤”,遂进行手术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并出院。但何先生还是有肛门会阴区麻木感以及排尿功能出现障碍,为求进一步的康复治疗,便来到佛山正骨骨科医院康复科就诊。

      经一系列检查诊断为脊髓马尾圆锥损伤后遗症——神经源性膀胱。

     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?

      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病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,称为神经源性膀胱。

      可以由药物、多种神经系统疾病、外伤等原因引起,致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,最终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。神经源性膀胱是康复学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,尤其多见于脊髓损伤。

      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排尿障碍是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。佛山正骨医院康复科团队对何先生现有的排尿功能情况,进行详细的评估后,制定了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方案:制定饮水计划及排尿日志,针对患者的膀胱进行膀胱功能训练。

      佛山正骨骨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曾彦介绍到,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,尽早拔除尿袋以减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风险。同时,膀胱训练配合间歇性导尿将会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,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      间歇性导尿包


     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程大致由留置导尿、一次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三个阶段组成,最终经训练建设起反射性膀胱。因此,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

      

    康复科医生为何先生运用手法按摩排尿


      在膀胱充盈,膀胱底达脐上二指时,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。过程中,医生用手由外向内按摩何先生下腹部,用力均匀,由轻而重,待膀胱缩成球状,一手要托住膀胱底,向前下方挤压膀胱。

      排尿后,医生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排尿,待尿不再外流时,松手再压一次,力求排尽。

      经过近一个月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治疗,何先生恢复效果良好,目前已经可以不需要导尿,可以自行小便,排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。专家提醒,通过膀胱功能训练达到残余尿量少于150ml,便可不用插尿管排尿。

    何先生饮水出入量及残余尿量统计表


    医院电话:

    0757-828 34567

    医院地址:

   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四路43号

    (停车场入口左侧)